水處理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水處理行業主要包括水處理化學品生產商、水處理設備制造商以及水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三類,競爭主體類型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整體而言,我國水處理行業起步較晚。
水處理化學品和水處理設備主要表現出兩個特點:1、產品種類繁多,造成市場高度分割;2、競爭較激烈,利潤率相對較低。水處理設備市場涉及種類繁多的設備類型,包括管道、閥門、污泥處理、消毒、膜、儀表等幾大門類,以及上千種具體設備。根據《中國環保產業》的統計,樣本企業產品數量總計在 2500種左右,水處理藥劑、材料、監測儀器的種類都在 100 余種,每種產品對應的收入不過兩百萬元,利潤更是不到一百萬元。種類龐雜的設備、藥劑種類,造成上游市場高度分割,成為企業快速增長的障礙。
水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首先,高等級資質要求形成高行業準入門檻。《工程設計資質標準》對持有不同等級資質的服務商承做項目限額做出明確規定:擁有工程設計甲級資質的企業“可承擔行業相應設計類型建設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設計,其范圍和規模不受限制。”擁有工程設計乙級資質的企業“可承擔本行業中、小型建設工程項目的主體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工程設計任務。”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企業經營規模大,固定資產投資額高,因此,通常只有持甲級以上資質的服務商才有資格參與上述行業的項目投標。同時,客戶本身也會對服務商的資格和水平進行嚴格把關,在擁有工程設計資質的服務商中進行選擇。其次,單個客戶規模大、客戶總量少,限制水處理服務商數量的大幅增加。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具有規模效益和壟斷性質,呈現寡占市場形態,少數巨型企業集團為主要市場客戶主體;客戶總量較少,因此客觀上并不允許過多的水處理服務商參與市場競爭,而進入上述大型企業集團市場和維持已有的市場地位需要服務商具備高水平的能力和較強的綜合實力。水處理解決方案公司不僅要擁有領先、的水處理技術,并且在核心設備制造、專用化學品生產及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具有雄厚實力,使得其能夠為不同行業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全方位水處理服務。
由于中國水處理市場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近年來吸引了眾多的水處理行業內知名企業加緊進入中國市場,并逐年加大在人員、資金和其他資產方面投資規模;如美國的納爾科、陶式化學等一些國際知名企業均已在國內建立工廠和技術服務中心,直接從事水處理化學品的生產經營業務和技術服務。國際優質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有助于提高中國整體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將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入中國市場。